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滚动

黄河蕴绿“几字弯”二:环县由生态脆弱区嬗变为重要生态屏障区

时间:2024-07-08 05:40:14    来源:中新网甘肃   阅读量:11687次   

环县在“绿”上求突破,实施植树造林、退耕还林等工程 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。当地结合长期的造林实践经验,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治理模式。

甘肃庆阳市环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沈吉祥介绍说,在县中南部,总结形成了“林草盖顶、梯田缠腰、杨柳垫底、沟道筑坝”的水土保持区综合治理模式;在环县北部,总结形成了“阴坡乔木+灌木;阳坡灌木;沟道旱柳、河北杨、垂柳、柽柳;沟头柽柳+河北杨”的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模式,提升了生态治理实效。现在,环县已经由生态脆弱区变为重要生态屏障区。

环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,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,境内山大沟深,植被稀疏,水土流失严重,生态环境脆弱,无雨则旱,有雨成灾,曾有“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,发一回山水满沟泥”的说法流传民间。因此植树造林、退耕还林在造水、造土,再造山川秀美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。

自1999年以来,环县坚持退耕还林与“三荒”治理同步,治沙与治理水土流失并重,造林绿化与精准扶贫结合的原则,以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非基本农田为重点,整体规划,规模实施,逐步推进。

截至2022年底,环县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19.58 万亩。从20世纪90年代起,环县人在县城周边、环江岸边、梁峁山峦间接力种树。

几十年下来,环县林地面积超过440万亩,森林覆盖率7.95%,林木绿化率上升10.5%,硬是把穷山恶水变为青山绿水,实现了“沙进人退”向“绿进沙退”的转变。

每年春夏时节,环县合道镇唐台子水库碧波荡漾,清澈的水流自山间倾斜而下,碧绿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……这醉人的美景展现了环县深入实施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实践。

环县走好治林、治沙、治水相统一的系统治理路子,先后提出了“一退、二进、三步走”“南保水土、北治风沙”“造林种草、修田筑坝、固沟保塬、控沙治掌”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具体措施,一任接一任统筹推进。20年来累计完成义务植树2300多万株,年均栽植苗木超过百万株,营造了一批“共青林”“三八林”“红领巾林”和 “国防林”。

“每年以15万亩的速度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,年均实施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、人工种草80万亩以上,目前全县国土绿化面积累计达到209万亩,建成淤地坝 327 座。逐步让昔日的荒山荒坡逐渐披上‘绿装’。”沈吉祥说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今日关注
文章排行